四季青文博园上甘岭战役纪念馆

追忆峥嵘岁月 厚植家国情怀

本报讯 (记者 郭红艳 马飞)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在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没有一个地方比上甘岭更让中国人念念不忘,没有一场战役比上甘岭战役更能诠释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它已经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一座巍峨丰碑。7月9日,记者走进位于四季青文博园三楼的上甘岭战役纪念馆,重温那段波澜壮阔、英雄辈出的峥嵘岁月。

“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190多万发炮弹、5000余枚炸弹投射到上甘岭阵地3.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战后的上甘岭,山头被削低2米,随手抓起一把砂土,里面就有十几块弹片……”伴随着讲解员饱含深情的话语、循着历史的足迹,一件件文物、一幅幅图片、一个个场景都令人肃然起敬、心生感慨,久久无法平静。

上甘岭战役纪念馆面积约300平方米,分为前言、上甘岭战役、上甘岭战役英雄谱、从林安汤鹤走出的上甘岭特功连、上甘岭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六大展区,展出了志愿军使用过的驳壳枪、喀秋莎火箭弹(头)、让“联合国军”闻风丧胆的铜喇叭、地图包和急救包,以及缴获美军的望远镜、汽油桶、子弹箱、背包、军锹、子弹袋等真实而又珍贵的物品500多件。

“上甘岭战役是一场惊天动地的战斗,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志愿军战士经过43天的殊死搏斗,才取得了最终胜利。上甘岭战役不仅从军事上打垮了敌人的攻势,也打出了志愿军的指挥艺术、战斗作风和团结精神,打出了国威军威。这场战斗不仅展示了志愿军的英勇顽强,也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来之不易。”四季青集团董事长李东顺动情地说,为了重现上甘岭战役的悲壮和惨烈,纪念馆充分考虑文物与场景的融合,综合运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手段,以图片、文字、雕塑、实物等多种形式,向观众全景式呈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和志愿军战士的英雄气概。

在上甘岭战役英雄谱展示区,有以身体堵住敌人机枪眼,为冲锋部队胜利开辟通道的特级英雄黄继光;有双腿被炸断仍坚持来回爬行指挥战斗,在战友相继伤亡、弹药用尽的情况下,拉响最后一颗手雷与敌人同归于尽的一级英雄排长孙占元(河南林州人);有一人坚守阵地,击退敌军40余次冲锋,毙伤敌人280余名的一级战斗英雄胡修道……纪念馆的英雄墙上,一幅幅庄严肃穆的黑白照片展示出战士们的英勇面容和坚毅眼神,当历史的回忆与现实交汇在一起,人们得以再次看到当年英雄的身影,重温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以前只在课本里学到过志愿军先烈们的英雄事迹,今天来到纪念馆身临其境地感受这段历史,深深地感受到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的来之不易。我将永远铭记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将他们的精神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一名中学生用铿锵有力的话语表达了对志愿军先烈们的无限怀念和崇高敬意。

“上甘岭战役纪念馆的建立就是为了让我们牢记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以此缅怀先烈、厚植家国情怀。特别是从林安汤鹤走出来的上甘岭特攻连,展馆内详细介绍了鹤壁是这支英雄部队的诞生地,对鹤壁红色文化的研究和传播意义十分重大。”李东顺介绍,上甘岭战役纪念馆已经成为人们了解中国革命历程和志愿军英雄事迹的重要场所之一,该馆注重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通过举办各种展览和演出活动,继承和发扬伟大的上甘岭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激励每一个中国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更加自觉、昂扬的精神状态,在新时代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2024-07-10 四季青文博园上甘岭战役纪念馆 1 1 02 鹤壁日报 content_9761.html 1 追忆峥嵘岁月 厚植家国情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