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姬家山产业园工会打造和谐劳动关系服务品牌
- 残联组织开展第十八次全国特奥日活动
- 全力拼经济、促发展
- 中山北路街道西一巷社区
- 鹤壁南部新城集团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 公用事业发展中心
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双过半”
本报讯 (记者 王凤侠 通讯员 李园)今年上半年,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5.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7.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顺利实现“双过半”目标。示范区聚焦经济运行、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关键领域,抓主抓重、靶向攻坚,以实干实绩交出“双过半”优异答卷。
加强监测调度,经济态势稳中向好。示范区紧盯目标任务,准确把握经济运行态势,坚持日碰头、周调度、月研判机制,加强监测分析,实时跟踪监测、动态分析、及时预警,补短板、强弱项,分行业、一对一精准化调度,全力做好企业用工、资金、物流等要素保障,不断提高经济运行监测分析调度靶向性,有效破解难点堵点问题。
狠抓招商引资,持续夯实发展后劲。示范区围绕“3+1”产业布局,按照“筑巢、引凤、创新、转型”发展思路,以新质生产力为导向,以产业生态构建为核心,区工管委主要领导先后赴深圳、广州、上海、江苏、青岛等地开展招商活动,瞄准龙头企业,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敲门招商、载体平台招商,加速产业链重点企业集聚,争取实现“引进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今年年初以来,累计外出拜访客商125批次190人次,接待客商122批次202人次,共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3个,落地亿元以上项目18个。
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示范区坚持“项目为王”,以“三个一批”活动为抓手,实行大项目专班推进跟踪服务机制,成立重点项目推进服务专班,对重点项目手续办理全流程进行梳理,统筹协调难点堵点问题50余个,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建设、早见效”。上半年,12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8.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63.6%;新开工重大项目39个、投产达效项目12个,滚动推进“三个一批”项目35个,为完成全年发展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拼经济、促发展”的同时,示范区大力推动全区营商环境优化工作落实落细,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抓手,坚持“三访六问六促”和服务管家常态化服务机制,精准掌握每个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扎实开展助企纾困解难活动,推动服务管家定期深入包联企业,通堵点、消痛点,推进企业释放产能、达产满产,促进工业经济稳定增长。
此外,示范区还聚焦国家战略导向、宏观政策走向、产业发展方向和项目资金投向,认真研究特别国债和设备更新等最新政策,围绕示范区主导产业,超前谋划、精准对接,制定了《示范区项目谋划储备方案》,组织开展全区项目谋划培训会4次,谋划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设备更新等各类项目209个,总投资277亿元。今年年初以来,争取各类资金超亿元。
春无遗勤,秋有厚冀。示范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他们将锚定全年目标任务不动摇,按照“一季红、半年进、三季稳、全年胜”工作目标,在运行监测、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上加力加码,以务实举措、严实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努力把“半程优势”转化为“全年胜势”,奋力推动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