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织密民生保障网 跑出温情加速度

——我市社会救助工作创新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陈海寅 李琳琳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也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

市委市政府对社会救助工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政策扶持、强化资金保障,切实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全市民政系统着力打造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智慧救助、温暖救助,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让社会救助更有力度、更有温度。

1健全体系、完善机制,搭好精准救助的台子

要发挥好社会救助在调整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就要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为不断提高社会救助服务精准度,市民政局健全体系机制,强化政策落实,努力使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我市曾推出‘8+1’社会救助体系,即8项政府救助(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和社会力量参与的救助。随着困难群众救助需求的多层次多样化,便在此基础上优化成‘3+N’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即基本生活救助(低保、特困供养、低保边缘、刚性支出困难)、专项社会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受灾人员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临时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突发公共事件急难救助)和社会力量参与的救助。”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文庆介绍,救助体系不断优化健全,夯实了社会救助的根基,社会救助的精准性、可及性、覆盖面持续提升,民生兜底“保障网”织得更密更牢。

截至目前,我市实施临时救助3035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389.36万元,全市临时救助人均救助水平1283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已超过全省第一季度平均救助水平。同时,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标准也持续提高,浚县、淇县特困人员全护理、半护理照料护理补贴标准分别提高到每月667元、334元,城区特困人员全护理、半护理照料护理补贴标准分别提高到每月700元、350元。

我市还不断推进社会救助制度城乡统筹发展,加大农村社会救助投入,分步骤将城乡低保标准比例缩小到1.3:1。当前,城市低保标准已由每人每月63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650元,位列全省第五;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440元提高到500元,位列全省第四。农村低保标准占城市低保标准比例达到76.92%,位列全省第四,提前一年完成河南省“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所提出“农村低保标准占城市低保标准比例为75%”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城乡社会救助服务均等化。

“俺患脑梗后,家里生活就靠媳妇打零工。俺家3个孩子还在上学,负担比较重。今年低保标准提高后,俺全家的保障金每月提高了150元,生活更有保障了。”日前,说起低保提标政策,淇滨区金山街道水泉村的申先生很是感激。

此外,为切实提升社会救助管理服务的精准度,我市重点推进社会救助审核确认全流程监管、社会救助政策落实全方位监管、社会救助质效全链条监管,加强临时救助、规范低边政策、助力爱心消费,更好地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每月10日前,城乡低保、特困供养等救助资金会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减少中间流程,确保救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下转第三版)

2024-07-30 ——我市社会救助工作创新发展综述 1 1 01 鹤壁日报 content_10588.html 1 织密民生保障网 跑出温情加速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