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01版:要闻
标题导航
- 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河南省选拔赛 暨第八届“豫创天下”“凤归中原”创业大赛决赛落幕
- 淇县“舌尖”上的产业系列报道之一
- 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
淇县“舌尖”上的产业系列报道之一
米立方:看“我”如何玩转休闲食品升级“魔方”
□本报首席记者 常凯 范鑫
“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轻蘸嫩黄深。”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这句诗里描写的是何物?
“此物为麻花,是我的家庭成员之一,而我名曰米立方。”7月22日,走进淇县北阳镇食品工业园,看见河南米立方食品有限公司的招牌,不用进院就会闻到阵阵麦香、米香,让你“未见其人,先闻其味”。这里就是我的家了。
淇县的绿色食品产业板块中,休闲食品占据着重要位置,我就是休闲食品企业的代表。作为咱鹤壁市首批“老字号”企业,让传统食品的文化得以弘扬,品质、口感得以传承的同时,通过工艺革新,结合现代营销模式,用更年轻化的方式跟消费者对话,正是我的升级之道。
我的家庭成员中最有名气的是麻花、小米锅巴,还有嗨脆角、粗粮锅巴、苦荞片等休闲食品。在生产线上,通过投料、膨化、油炸、滤油、撒料等多道自动化生产工序后,它们会被包装成小袋,再传输到外包车间装箱外运。
不久,我的家庭成员有的会“飞”上蓝天,作为海南航空公司飞机上的零食,供大家品尝;有的会出现在零售业巨头沃尔玛的商品柜上或出现在海底捞这样的火锅连锁店里;还有的会被装进休闲食品知名品牌百草味、良品铺子、来伊份的包装内,成为“国民零食”。
现在的我,发展顺风又顺水。但回顾我的成长之路,从小作坊到大厂房,从传统工艺到现代化设备,产业升级的“魔方”一直在转动着。
时间回到2006年,我家还是个搓麻花的小作坊,生产线只有一些和面、揉面的器具和几口大油锅,整个生产过程完全依赖人工。在这里我过了6年。
2012年,我搬家到了北阳镇一个更大的场地内,但此时我还没有太多的自动化装备,只是生产规模扩大了,销量和产品的覆盖范围跟着上去了。
到了2018年,我的新家开始建设。到2024年的这6年时间,我在这里越来越有现代范儿、科技味儿。
(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