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市举办寄生虫病防治、地方病防治及预防接种技能竞赛
- 浚县
- 市朗诵协会举办双拥主题诗歌朗诵会
- 浚县自然资源局
- 市水利局
- 鹤山区交通运输部门
- 宝山经开区纪工委监察工委
- 淇滨区九州路街道纪工委
- 淇滨区金山街道
“较劲支书”闯出一片新天地
□本报记者 王玉姣
“怎样才能把一个‘问题村’变成先进村?我认为要敢于直面矛盾问题,想方设法解决难题。”上任一年多来,淇县朝歌街道稻庄村党支部书记刘永杭总在“较劲”,与困难问题“较劲”,与产业发展“较劲”,也与自己“较劲”。
去年5月,30岁的刘永杭放弃辅警工作,响应淇县“雏雁培育”计划号召,回村担任稻庄村党支部书记。
把问题清单变服务清单,凝心聚力促发展
一年前的稻庄村信访问题频发,刘永杭上任伊始便下定决心与遗留问题“较劲”,干出年轻人的精气神。
刘永杭引导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组建服务小组,建立急难愁盼问题清单,采取“逐一研判、分类突破”方式,先后解决56条涉及群众困难、信访积案等问题。
举办孝亲敬老节、每月为党员过“政治生日”……在刘永杭的带领下,村党支部战斗力显著提升,稻庄村的发展驶入快车道。
把“脏乱差”变“洁净美”,老百姓竖起大拇指
“村里这条路十几年都没修成,小杭上任一年就给办成了。”谈起稻庄村新修的路,老党员黄树合连连竖起大拇指。
曾经的稻庄村杂草丛生、道路坑洼泥泞。刘永杭又开始“较劲”,一定要修路,改变“脏、乱、差”村貌。他抢抓政策机遇,争取项目资金,对村内13600平方米道路进行硬化,并同步实施弱电入地、污水管网改造等项目。“我们还准备更换路灯、栽种桂树,进一步美化、亮化村庄。”刘永杭说。
把“矛盾窝”变“聚宝盆”,村集体收入翻番
“村集体有收入,发展才能长久。”这是刘永杭工作一年多的深切感受。
稻庄村有30多间门面房,却因年久失修、隶属关系存在争议等原因闲置。刘永杭以法律法规为依据,摆事实、讲道理,成功解决门面房隶属关系争议,并统一规划、翻修改造,招引商户租赁,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7万元。他还成功争取到家具加工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7.6万元,这让稻庄村村集体年收入由原来的20万元增加至54万余元。
“我们计划打造一座多功能文体广场,并积极对接淇县篮球协会,定期举办‘村BA’比赛。”谈起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刘永杭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