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本广岛市举行遭原子弹轰炸79周年纪念仪式
- 联合国调查显示
- 上半年
夏季高温,这份密闭空间 安全防范指南请收好!
夏季天气湿热,密闭空间作业事故风险加大,安全风险如何防范?
一、什么是密闭空间?
密闭空间是指密闭或者部分密闭,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自然通风不畅,足够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如沟、井、炉、罐、隧道、沼气池、下水道、地下仓库,我们日常可见的自家菜窖、管道检修井,以及封闭的地下有限空间等)。
二、密闭空间是如何“吃人”的呢?
密闭空间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可以利用空间内堆积的各种物品(如污物、废弃物、果蔬等)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产生有毒有害气体,这些气体蓄积在密闭空间里不断增加,最后可以让人“一招毙命”。密闭空间一般多含有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甲烷(沼气)和氰化氢等气体,其中以硫化氢和一氧化碳为主的窒息性气体尤为突出。如果通风不畅,加之窒息性气体浓度较高,会导致空气中氧含量下降。当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9.5%,可致人缺氧、呼吸困难;若低于6%,可使人迅速惊厥、昏迷,甚至死亡。
三、怎样才能安全地进入密闭空间呢?
1.通风检测。先加强通风,必要时采取机械强制通风,再选用合格、有效的检测设备进行氧含量、燃爆气体及毒物检测,如果仪器报警,就必须通风、清理,然后再测,如此反复,直到合格后在有监护的情况下进入。
2.带上三样“法宝”。人员进入密闭空间时,必须佩戴好安全带或救生索、个人防护设施(呼吸防护设备、头部防护、眼部防护等)和联络设备三样法宝。一旦出现问题能及时被发现,实施紧急救援。
3.不能“孤军战斗”。至少要留一个人在外值守,时刻保持与入内人员的联络并随时做好救援准备。如救生绳的一端可由一名在密闭空间外的守候人员手持着,个人警报器既可以手动操作亦能自动发出光信号,告知守候人员信息,通知守候人员开展急救。
密闭空间历来是威胁作业人员生命安全的“隐形杀手”,尤其当前季节是密闭空间事故的高发期,由于温度高、湿度大,有毒有害气体容易挥发聚集,人员如果在防护不到位的情况下,贸然进入通风不畅的有限空间,极易发生中毒窒息事故,轻则昏迷、重则危及生命。一旦发生意外,切忌盲目施救,必要时应及时拨打“119”“120”电话报警,或向其他专业救援力量求救。
(市疾控中心李朋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