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硬核支书”带领村庄焕发新活力

——记淇县庙口镇北大李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侯玉普

□本报记者 王利英 通讯员 田晨民

从一名“90后”成长为经验丰富的“头雁”,再到2023年考上公务员,淇县庙口镇北大李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侯玉普用了6年。

从武警部队退役后,侯玉普曾经营过汽车配件、托辅教育等行业。2017年,26岁的侯玉普响应淇县“头雁回归”号召,回到北大李庄村竞选村党支部书记并成功当选。凭借在部队上形成的敢闯、敢干的“硬核”作风,他带领发展落后的北大李庄村一跃成为市“五强”村。

敢闯敢干,带头垫资完善村庄基础设施

回到家乡任职,侯玉普面临的首要难题是身份的转变:成了全村的“火车头”后,自己要干啥、能干啥?

在部队的经历让侯玉普养成了不服输的性格。通过向老党员、老干部请教,并倾听群众心声,他了解到当时村民意见最大的事是还没有安装路灯,村干部因筹不到钱,反复商量也没有结果,甚至多次争吵。

“能动手干事咱就别吵吵。”凭借着敢作敢为的闯劲,侯玉普带头垫资,安装了47盏路灯,并建成拥有各类健身器材、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实实在在的变化让群众有了盼头,也让党员干部更有干劲。

“只有班子过硬,才能指哪儿打哪儿”

2017年以前,北大李庄村曾常年缺乏强有力的带头人,村“两委”班子软弱涣散,村庄发展乏力。

“只有班子过硬,才能指哪儿打哪儿,村里才好发展。”这是侯玉普回村后的最大感悟。

在侯玉普的动员下,村里筹集10万元整修村室,并严格执行坐班制,每月雷打不动召开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强化党员身份意识,村党支部逐步从一盘散沙拧成一股“齐心绳”。

“在村党支部带领下,泥路修成了水泥路,家家吃上了自来水,村里绿化也改善了,家门口一年一变化。”村民侯建堂说。

荒山变“聚宝盆”,鼓了腰包美了环境

北大李庄村边山坡上,漫山翠绿,鲜果飘香。

(下转第二版)

2024-08-27 ——记淇县庙口镇北大李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侯玉普 1 1 01 鹤壁日报 content_11867.html 1 “硬核支书”带领村庄焕发新活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