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创产品展示、汉服茶艺体验、风韵旗袍秀、实景剧目巡演……
- 淇滨区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线
“花”开浚县 “生”机盎然
□本报记者 张文渊
11月6日、7日,国际花生产业与科技创新大会暨2024年国际花生年会在浚县召开。
本次大会以“培育新质生产力,助推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积极搭建国际花生业界权威性信息交流平台,研讨交流当前国际国内花生产业发展新趋势,同时结合浚县本地花生产业发展情况,广泛对话、深入交流、合作共赢,围绕花生产业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升级、协同高效发展,为保障我国粮油安全凝聚磅礴力量。
扩大“朋友圈”, 寻求广泛合作
11月6日下午,来自国内外近300位花生产业方面的专家学者和全国花生产品加工领域大型企业、浚县本土相关企业负责人欢聚一堂,共同探讨花生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思路、新技术、新业态,并就浚县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现状及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有效促进了花生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为推动浚县花生产业持续繁荣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平台。
会议期间,广大花生种植户通过与专家的面对面交流,获取最新的种植技术和市场信息,便于更好地调整种植结构,提高种植效益。对于企业而言,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加工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共同推动花生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与销售,让“河南花生”走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这次会议在浚县召开,是对我县花生产业发展的高度认可和巨大鼓舞。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扩大‘朋友圈’,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合作,加快培育花生产业新质生产力。”浚县县委书记王远征表示,要提档科创力,依托神农种业实验室中试和成果转化基地,增强良种供应能力,让优质花生代代结硕果、年年迎丰收。
将优势打造成 品牌,用品牌拓展市场
大会期间,各项活动精彩纷呈,为花生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11月7日,大会进入高潮。来自国际食品科学院、国际欧亚科学院、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阿根廷花生商会的多位专家学者先后作特邀报告。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张翔等7位专家作专题报告。这些报告涵盖了花生产业的多个领域,从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加工工艺到市场分析,全是花生种植、加工、流通等方面最新的科研成果、最前沿的理念。无论是在花生种植领域的突破,还是在新型花生加工工艺上的创新,大会都为全球花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浚县作为花生种植的重要产区之一,有着悠久的花生种植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特别是近年来,该县聚焦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发展,畅通供应链、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成功打造了一二三产融合的优质花生现代农业产业园,先后形成了一批以丰盛、康众、吴二锅等为代表的花生产品品牌。“善堂花生”品牌荣获第二十届中国绿博会金奖,2020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善堂镇高油酸花生主产区被确定为“河南省绿色食品示范基地”和“首批全国绿色食品原材料(花生)标准化生产基地”,一颗小花生长成了“金果果”。
(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