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市委组织部以全村大会为抓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提升基层组织动员力
- 我市积极发挥政府公物仓使用效益
- 我市全面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 全省医保助力乡村振兴现场会召开
- 开发区2023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再创新高
- 鹤壁农商银行系统
浚县医保局作为全省唯一县级代表作典型发言
本报讯 (记者 温豫敏 通讯员 张新)11月20日至22日,全省医保助力乡村振兴现场会召开。鹤壁医保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成效明显,走在全省前列。会上,浚县医保局作为全省唯一县级代表作典型发言,分享我市医保系统关于“夯实‘数据底座’、实现医疗救助精准服务”的经验和做法。
协同联办,推动数据共享。与相关部门建立协作机制,每月对困难群众信息进行推送共享,确保救助对象身份认定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根据困难群众新增、减少情况,及时调整医保平台相关信息,实现救助对象的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强化信息检测,严把数据质量关,及时核对新增困难群众参保情况,主动对接乡镇街道,确保群众第一时间享受医保政策。
精准识别,实施靶向救助。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困难群众,在医保信息平台导入标识,实现特殊群众就医自动识别、医疗救助政策应享尽享。同时及时做好特殊身份登记,确保困难人口大病保险“一降一提高”倾斜政策落地见效。
注重宣传,政策应送尽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医保政策宣传,线上借助微信群、公众号等途径转发分享相关视频,线下制作播放宣传音频、发放“浚县困难群众医保政策明白纸”“浚县困难群众医保政策宣传单”等宣传材料,全面普及医保政策。同时深入乡镇村庄开展巡回宣讲,将村医、帮扶责任人等培养为政策明白人,做到宣传到户到人,帮助群众吃深吃透吃准医保政策。
落实待遇,筑牢防返贫底线。落实医保待遇“免申即享”,困难群众就医报销无需主动申请,即可直接享受基本医保参保财政补助。建立医保待遇“周清零”机制,截至今年10月底,累计落实困难群众门诊待遇53544人次、基本医疗保险待遇14513人次、大病保险待遇2686人次、医疗救助待遇11049人次。服务下沉,依托基层卫生院,建立起11家基层医保经办服务站,将七大类21项高频经办事项下沉至医保经办服务站,让参保群众做到“登记、缴费”不出村、“报销、救助”不离镇,形成15分钟医保便民服务圈,真正实现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便捷的医保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