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标题导航

全过程服务 全链条创新

——探寻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鹤壁密码”

□本报记者 赵玮 李觊

从“女娲星座”首发4颗雷达遥感卫星,到PLC光分路器芯片打破国外垄断,再到镁基新材料在智能手机、无人机产业上的应用升级……

鹤壁不大,却有这么多拿得出手的科技创新成果,这少不了科技型企业的自主研发、众多高能级平台的有力支撑,更离不开全市科技部门自上而下的统筹谋划。

短短两年时间,河南省科学院鹤壁分院、淇河实验室等含金量十足的科研平台落地鹤壁,无论企业遇到怎样的技术难题,总能寻到“对症”的解决路径。

可以说,我市在科技领域已然探索出了一条“全过程服务、全链条创新”,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驱动之路!

日前,记者走进我市科技型企业,从真实案例入手,探寻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鹤壁密码”。

全过程服务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一个双向拉动、互为牵引的过程。那么,怎样才能将二者有机结合,共同打造产业发展新动能?技术研发是关键。

“多亏了咱市科技部门的‘牵线搭桥’,我们才有机会与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合作,完成纳米水性油墨的研发和测试。”鹤壁瑞特隆生物质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特隆”)综合办公室负责人任庆田说。

随着国家对环保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强,诸多传统产业正向着绿色低碳转型。在鹤壁,纳米水性油墨的研发成功,不仅为本地乃至周边的印刷企业带来利好,也为地方环境保护贡献了一份力量。

纳米水性油墨是一种结合了纳米技术和水性油墨特性的环保型印刷材料,具有更高的印刷分辨率和色彩饱和度,可满足高端包装和标签印刷的需求。

作为鹤壁本土的老牌印刷企业,多年来瑞特隆一直希望在油墨生产中有所突破,但苦于技术壁垒。

在我市像瑞特隆这样有实体产业作为支撑,但技术创新力量不足的企业不在少数。为此,市科技局在全市范围内启动“揭榜挂帅”项目,让企业抛出自己的科研项目,明确需要的技术支持,由科技部门帮助“找外援”。

“对于市县级企业发展来说,很难有机会接触到核心研发团队的技术大咖,这也正是我们全力争取省科学院鹤壁分院、淇河实验室、省中试基地等高能级平台落地鹤壁的原因。”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建华谈及平台的落地时这样表示。

(下转第二版)

2024-11-29 ——探寻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鹤壁密码” 1 1 01 鹤壁日报 content_16936.html 1 全过程服务 全链条创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