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淇滨区特色群众文化服务品牌获国家级、省级荣誉
- 浚县纪委监委
- 纪委监委将监督议事平台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 中山路街道建安社区营造绿色环保人居环境
- 浚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关爱环卫工活动
- 鹤山街街道柏灵社区开展包饺子活动
- 淇县卫都街道
- 鹤壁能源化工职业学院举行首届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
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2.0示范样板
(上接第一版)优化公交线网,全域打造公交进港湾,高标准建设21座智慧公交站亭。
服务便利化,“圈”出品质生活。创新居民生活多种消费场景,打造“一带一环一片区”。“一带”,即依托朝歌文化园、鹿台阁等原有发展空间,打造集自然美景、人文内涵和经济效益于一体的淇河风貌带。“一环”,即串联凯旋广场、月半弯、朝歌里等商业空间,形成游购娱一体闭合动线。婚庆文化基地建成营业,为市民提供多元化消费选择和休闲娱乐场所。“一片区”,即开发淇河下游中国农业公园乡村旅游片区,打造农旅研学体验区。
服务多元化,“圈”出群众幸福感。培育志愿服务品牌项目7个,开展文明实践活动280余场次。淇河书屋开展活动140余场,参与群众2500余人次。探索“阅读+”模式,“鹤之声”朗诵沙龙每周进行读书分享,鹿台阁广场“千人齐诵诗经、共跳诗经舞”创世界上最多人集体表演诗经舞纪录。
服务网格化,“圈”出群众安全感。优化“综治中心+信息化+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模式,22个城市网格实现义警巡防全覆盖。构建“警防+巡防+群防”模式,开展平安大巡防、“警灯闪烁”、治安乱点整治等活动,累计出动各级巡防力量、城市义警力量8000余人次、巡防车2000余辆次,辖区案件发案下降23%。
吸纳“N个”合伙人,共建共治共享
按照“公益+低偿+市场”运作模式,吸纳空间换资源的“公益合伙人”、联合共建的“部门合伙人”、资金支持的“项目合伙人”、市场主导的“商企合伙人”、自治共享的“居民合伙人”等多元主体合伙人。邀请10余个职能部门,建立“党建联建和结对共建合伙人”关系,构建区域联合党委“引领圈”。以公共空间换资源吸引合伙人入驻,策划社区服务。以“政府+企业”共同建设模式,开设6类社区老年大学课程,设置适老化社区商超,打造普惠社区食堂。吸纳社区志愿者担任公益联络员,开展志愿服务300余次,组建5支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开展家医入户服务1.8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