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鹤山区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助力全民健康
- 关注“3·15”,共筑满意消费—— 全市消协系统2024年度消费维权典型案例一
坚持司法为民 护航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柯其其 通讯员 陈彦名 豆晶雪
2024年,山城区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5387件,审执结5143件,结案率95.47%,审判案件结案率位居全市第一,在全省164个基层法院中位居第六;整体结案率位居全市第二,在全省164个基层法院中位居第五;综合质效在全省位居第九,为全市法院系统唯一受到省高级人民法院表彰单位。
过去一年,山城区人民法院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十个聚焦”工作部署,以区委“12361”总体布局为主线,审判质效稳步提升,改革创新纵深推进,综合能力显著增强,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荣获2个国家级集体荣誉、3个省级集体荣誉、4个市级集体荣誉。以实干担当诠释司法为民初心,用忠诚履职书写了新时代人民法院的优异答卷。
深耕主责主业
维护公平正义更加有效
依法打击刑事犯罪。依法惩治各类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受理刑事案件221件,审结209件,结案率94.57%。依法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暴力犯罪,审结强奸案件3件3人,抢劫案件2件6人,寻衅滋事案件5件5人。依法惩治金融等领域经济犯罪,审结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4件39人。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审结污染环境类案件2件6人,敦促当事人缴纳污染环境修复费用近50万元。依法惩治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犯罪,审结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案件8件10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案件35件57人,开设赌场案件7件21人。
妥善解决民事纠纷。坚持把“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理念融入审判工作,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年受理民事案件3561件,审结3533件,结案率99.21%。高效审结建设工程、买卖合同、金融借贷等案件468件,助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审结民间借贷案件496件,保障民间融资健康有序发展。审结劳动争议、劳务合同等案件127件,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审结交通事故责任纠纷193件,依托道交一体化平台推动矛盾纠纷化解更加便捷高效。妥善化解婚姻、赡养等家事纠纷250件,维护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审结涉未成年人案件71件,为未成年人营造更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坚持调解优先,强化诉前调解、委托调解和诉讼调解工作,民事案件调撤率52%,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实质化解行政争议。践行“双赢多赢共赢”司法理念,受理行政案件26件,审结26件。强化“关键少数”法治思维,邀请行政机关人员旁听庭审70余人次,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深化府院联动,加强与公安、城管、住建等行政执法机关的交流互动,实现行政行为、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有效衔接。加强司法建议工作,帮助政府相关部门堵塞管理漏洞、防范化解风险,针对部分行政机关执法行为不规范问题,发出司法建议3份,督促规范执法。
高效兑现胜诉权益。全面推进执行权运行机制改革,推动构建“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执行联动大格局,执行到位标的近1.15亿元。加大财产保全和执前督促力度,办理保全案件108件,推进案件前端化解。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依法采取“活封活扣”措施,将符合条件的43家失信企业及时退出失信系统,用实际行动维护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厚植为民情怀,对生活陷入困境的3名申请人落实司法救助近1.3万元。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及时解除限制高消费677人次,将符合条件的527名被执行人移出“失信名单”。
勇于挺膺担当
服务保障大局更加有力
润泽厚植营商沃土。常态化开展法律服务专员活动,组织员额法官深入辖区6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联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知识产权维权保护中心打出“一院一局一中心”组合拳,联合调处知识产权纠纷4件。省发展改革委优化营商环境月报刊发该院《创新“三位一体”联席机制,高效调处知识产权纠纷》经验做法。审理破产案件3件,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盘活闲置资产,为企业的重生提供有力支持。
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深入推进诉源治理,从源头破题,于前端解纷。汤河法庭全年受理各类案件1024件,审结案件1020件,结案率达到99.61%,案件平均审理天数为27.5天,实现案件审理的提速增效。发挥“法院+办事处+居委会”协作解纷优势,满足多元化司法需求。该院的《“三诉三发力”推动乡村和谐善治新风尚》入选全省法院人民法庭建设案例。汤河法庭被河南省委政法委表彰为全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系全市唯一受表彰政法单位。
保障服务平安建设。完善未成年人审判组织和工作机制,派出17名法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常态化开展“警灯闪烁”夜间巡逻工作。全力排查矛盾纠纷,推动平安建设进农村、进校园、进社区等,开展普法宣传,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秉持守正创新
司法效能释放更加澎湃
规范审判管理强责任。严格落实审判权责清单、“四类案件”实施监督办法,强化审判权力监督制约和审判流程精细化管理。推行民事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构建“简案快办、类案专办、繁案精办”的审判工作格局。发挥“关键少数”的“头雁效应”,强化院庭长监督管理职责,全面落实裁判文书“阅核制”,全力推动审判质效再创新高。
深化诉讼改革优服务。以“一站式”平台为依托,为群众提供网上立案、跨域立案、集约送达等诉讼服务,在实现移动端财产保全、缴退费等便民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诉讼服务水平,切实保护群众诉讼权利。创新“保全+调解”机制,全年受理诉前保全108件,诉中保全115件,结案率达100%,有力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及时高效实现。该院通过采取诉前保全措施,仅用十余天时间,为某公司追回全额违约账款2300余万元,避免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推动数智赋能提效率。深入推进“智慧法院”建设,把审判执行工作搬到“线上”,全年网上立案3634件、电子送达23157次、网上开庭653件、线上调解1709件,有效保障群众行使诉权。该院典型案例《智数双融 推动法治环境上阶新高地》获第一届中国营商环境数字创新大赛三等奖,并成功入选《中国数字营商环境创新改革实践报告》,系全国唯一入选并获奖的政法单位。
从严管党治院
队伍素质能力更加过硬
筑实政治忠诚根基。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向区委、区委政法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9次。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3次。
抓实党纪学习教育。对照党纪学习教育要求,构建“一把手”负总责、党组成员协同推进、机关党总支督促指导、各党支部共同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把党纪学习教育与“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结合起来,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落实落细。
夯实能力素质堡垒。统筹谋划年轻干部、业务骨干等配备培养、梯次建设工作,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聚焦能力建设,一体推进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提升。扎实做好市委巡察整改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全部整改落实到位,进一步促进干部队伍风清气正。
坚持广开言路
接受多方监督更加主动
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全面贯彻、认真落实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审议意见。加强与区纪委监委办案会商,支持配合监察机关监督法院工作。认真办理检察建议,共同维护司法公正。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群众、律师、学校师生等旁听庭审、参观座谈20余次,让司法活动更阳光、更透明、更公正。
“实干彰显担当,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以省委‘四高四争先’要求为引领,以市委‘十个聚焦’工作部署为抓手,紧扣区委‘12361’总体布局,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争先进位,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鹤壁篇章中争当排头兵,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山城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高海燕坚定地表示。
奋进2025年:山城法院司法为民再出发
一是坚持理论武装,以更强信念谱写“政治忠诚篇”。
二是坚持履职尽责,以更大担当谱写“服务大局篇”。
三是坚持人民至上,以更实举措谱写“公正司法篇”。
四是坚持守正创新,以更远眼光谱写“司法改革篇”。
五是坚持强化纪律,以更高标准谱写“队伍建设篇”。
本稿配图由山城区人民法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