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植此青绿润山乡

(上接第一版)“不贪大、不求快,种一棵活一棵!”在云端天路的义务植树点,技术人员正指导工人按“宁小勿大”原则种植新苗。针对不同立地条件,淇县细化种植标准,下半坡用两年生苗,上半坡用一年生苗,山顶及立地特别差区域以70公分松柏点缀,这样的做法既降低了种植成本,又确保了树苗的成活率,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

淇县自然资源局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股负责人李林海介绍:“今年我们在太行山区首次采用了‘一穴双种’的栽植模式。用深根的山桃、山杏等开花乔木,或者五角枫、黄栌等彩叶乔木,同穴搭配浅根的药用连翘。通过‘一水共用’‘一肥同享’,在成本上,推动了国土绿化降本增效;在景观上,呈现出层次更加丰富的观赏效果;在经济上,通过采摘连翘籽可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成效亮眼

新的华章开始谱写

翻开淇县“绿色账本”,一组数据令人振奋:经过3年不懈努力,淇县成功打通了一条从西端云梦山起,沿着连绵起伏的山脉一路向北,直到庙口镇夺丰水库,长达20余公里,覆盖了卧羊湾、青羊口、上曹等13个村庄的10万亩生态屏障。

淇县“绿起来”的目标已初具雏形,曾经的荒山逐渐披上绿装。然而,淇县深知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刚刚在全省科学绿化现场会上完成典型发言,载誉而归的淇县自然资源局负责人付爱华表示,淇县自然资源局将立足全新起点,以“高标准、高效率、高效益”为引领,深度推进国土绿化与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的融合发展,实现生态建设从基础的1.0阶段迈向全面升级的3.0阶段,即从最初单纯的植树造林让大地绿起来,到着力景观建设使环境美起来,再到依靠产业发展助力农民富起来,实现全方位的生态蝶变。

2025年的春季,随着“一谷一岭一河”三大精品绿化工程全面铺开、深入推进,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必将谱写出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崭新篇章,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生动范例。

夕阳西下,数万株新栽植的绿苗在风中轻轻摇曳,淇县用“针脚密、底色牢”的绿色行动,正在绘就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的乡村振兴画卷。而这片绿水青山的故事,将续写出更加动人的篇章。

2025-03-11 1 1 03 鹤壁日报 content_21965.html 1 植此青绿润山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