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市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宣传活动
- 山城区开展防范聚集式传销及涉老等虚假宣传排查工作
- 文明办开展“新时代宣讲师”文明实践宣讲活动
- 开发区海河路街道中鹤社区
- 浚县残联
- 财政局
- 开发区龙岗街道天赉社区
- 浚县浚州大道道路绿化提升建设项目动工
- 庙口镇
- 鹤壁爱心企业举办大学生校园招聘公益宣讲会
全面行动 全力投入 全民参与 终结结核
3月24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我国宣传活动的主题是“全面行动、全力投入、全民参与、终结结核”,旨在贯彻社会共治理念,动员全社会全面行动、全力投入,营造全民参与结核病防治工作、全民共享结核病防治成果的良好氛围,为终结结核病流行奠定坚实基础。
为了让更多市民了解结核病防治知识,3月21日,记者采访了市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所所长常建华,解答市民关心的一些结核病防治问题。
问:常所长,作为给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的重大传染病,结核病防治的现状是什么?
答:当前,结核病重返全球单一传染病死因首位。结核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远没有消失,全球近四分之一人口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其中5%~10%的人会在一生中的某个阶段发病,绝大部分发生在感染最初的5年内。
我国结核病防控形势仍不容乐观:2023年,全国新发结核病患者约有74.1万人,新发耐药结核病患者为2.9万人,位居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第3位,仅次于印度、印度尼西亚。
问: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答:人们熟悉的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通常来说,1个喷嚏可包含数万个飞沫,肺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唱歌、高声喧哗时,将带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喷出体外,健康人吸入后可能被感染。所以说,排菌的肺结核患者是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其他患者一般不传染。
即使与排菌的肺结核患者接触,也不是接触的所有人都会感染,这与患者的排菌量、接触时间和密切程度、接触者的免疫状态、环境的通风等多种因素有关。
问: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答:如咳嗽、咳痰超2周,还伴有痰中带血、低热、盗汗、消瘦等症状,就得警惕结核病,尽早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
我市的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是鹤壁市第三人民医院(市传染病医院),联系电话2620355;浚县疾控中心,联系电话2157234;淇县疾控中心,联系电话7254356。
问:近几年,“耐药结核”的出现成为终结结核病的“拦路虎”,这句话怎么理解?
答:通俗来说,结核杆菌就像一个狡猾的敌人,时间长了,它也会进化,会对一线抗结核病的药品产生抵抗力,这就是“耐药结核”。而耐药结核的出现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用药不规范,如擅自停药、减药、漏药,给结核杆菌留下喘息的机会,产生耐药性基因。
“耐药结核”给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而且治疗起来非常困难,治愈率低、费用高、治疗时间更长,普通肺结核治愈大概6个月至8个月,而治疗耐药结核需要20个月至24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问:哪些人容易被传染,有没有需要重点关注的群体?
答:人人都是易感者,所以做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很重要。研究数据表明,1名传染性肺结核患者1年内能使10人至15人感染。但是,以下人群感染风险会显著增加: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如器官移植患者、自身免疫病患者)、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儿童及青少年、矽肺患者、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如同住家属、同事),还有羁押人群等。
问:如果被告知“结核潜伏感染”,该怎么办?
答:结核潜伏感染指的是机体内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但没有发生临床结核病,没有临床细菌学或者影像学方面活动的证据。你可以把它想象成身体里住了一个“沉睡的魔鬼”,你感染了它,但它并没有兴风作浪,你也没有任何症状,能吃能睡,看起来和健康人一模一样。但是,这个“沉睡的魔鬼”随时可能醒来,让你真的患上结核病。
感染后是否发病,主要与感染结核菌的数量和毒力及自身免疫力有关。受感染的人群在一生中发生结核病的概率大约为5%~10%,而大部分感染者的结核分枝杆菌会进入长期的“潜伏”状态,就是结核潜伏感染。
当我们被告知“结核潜伏感染”,开展预防性干预很重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化学预防性治疗,口服抗结核病药物,经过专业医生一系列检查、评估,给出预防性治疗方案,治疗期3个月至6个月,使用的药物不同治疗期也不同;二是免疫预防,注射微卡疫苗,每2周注射1次,3个月内完成6次注射,预防性干预可降低发病风险。(本报首席记者王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