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朝歌街道

精耕移风易俗“四维田” 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本报讯 (记者 朱迪 通讯员 靖润泽)“以前村里办场喜事至少要花费几十万元,现在新事新办,既节约又体面。”3月26日,淇县朝歌街道居民李阿姨翻看着自家的账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个变化,源于朝歌街道创新实施的移风易俗“四维田”工作法。

近年来,朝歌街道以“建章立制、宣传引导、示范引领、群众自治”四维工作法为抓手,系统推进移风易俗专项行动,着力破除陈规陋习,培育时代新风,为辖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文明动能。

建章立制校准移风易俗“指南针”。该街道构建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网格员三方联动机制,吸纳老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等“关键少数”参与,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同时,深化“一约五会”制度建设,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写入红白喜事理事会制度,明确婚丧事宜办理标准和流程规范,构建常态化管理体系。

矩阵宣传播撒文明理念“金种子”。该街道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宣传矩阵,组建村(社区)干部、党员群众、网格员、志愿者组成的宣传队伍,通过理论宣讲、发放资料、悬挂条幅、微信群推送等方式,结合“拉家常”式入户宣传,重点传播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等先进典型事迹,营造移旧俗、除陋习、尚科学、倡新风的浓厚氛围。

典型示范树起崇德向善“风向标”。该街道开展党员“三不三带头”行动(不操办升学宴、不收受高额彩礼、不搞封建迷信,带头简办婚丧事宜、带头参与志愿服务、带头倡导文明新风),树立孝老敬亲、助人为乐等标杆典范,把“大道理”融入“小故事”,用身边人讲好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强化示范引领效应。

群众自治筑牢乡风文明“压舱石”。该街道推行“需求导向型”积分制,将移风易俗行为转化为可量化的“文明值”,通过入户走访、板凳会议等形式收集群众“微心愿”,将生产急需的生活日用品等物资纳入积分兑换体系。利用红白喜事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双轨监督机制,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提升,激发群众参与移风易俗的主动性和内生动力。如今,朝歌街道用“四维田”培育的文明种子正在开花结果。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朝歌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波表示,朝歌街道将持续深化移风易俗长效机制建设,用制度划出底线,用文化浸润人心,用示范破除观望,用自治巩固成果,提升群众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让文明新风吹遍每一个角落,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的精神动力。

2025-03-28 淇县朝歌街道 1 1 03 鹤壁日报 content_22947.html 1 精耕移风易俗“四维田” 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