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示范区冯庄村发展林下经济赋能乡村振兴

小小赤松茸 撑起致富伞

扫码看精彩视频

本报讯 (记者 王凤侠)4月17日,当第一缕晨光穿透薄雾,位于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冯庄村的林海泛起细碎声响,100多亩赤松茸迎来采收季。

走进该村赤松茸种植基地,只见茂密的树林下一行行铺着底料的田垄整齐划一,田垄上破土而出的赤松茸探出了红褐色的“脑袋”和白色粗壮的菌柄,东一簇西一丛十分喜人,村民们挎着竹篮穿梭林间,娴熟地翻动腐殖土层,将一颗颗圆滚滚的赤松茸收入筐内。

望着一筐筐新鲜的赤松茸,冯庄村党支部书记吴海喜满脸喜悦。他蹲下身指着刚摘下的赤松茸介绍:“天气一暖和,赤松茸就跟赛跑似的疯长,现在每天的采摘量在四五千斤。4月底、5月中旬将达到采摘高峰,每天采摘量约2万斤,我们100多亩地预计总产量可达到60万斤。”

据了解,这是冯庄村第二年种植赤松茸,经过第一年的试验,这种林下种植以“低投入、高回报、可持续”的特点,成为撬动乡村产业振兴的“绿色杠杆”。它不仅盘活了闲置林地资源,更为农民开辟了“林下掘金”的新路径。

“赤松茸适应性强,喜阴凉湿润,我们采用分层管理,也就是‘上层林木、中层菌菇、下层腐殖质’的模式,形成立体种植结构,提升单位面积产出效益。同时,我们利用秸秆、玉米芯等农业废弃物作培养基,模拟自然腐殖环境,产出的赤松茸口感接近野生菌,品质更优。”吴海喜表示,他们巧妙利用树林郁闭度达70%的天然优势,将传统林场转型为“立体银行”,实现亩产值突破2万元,较单纯林木增值近十倍。

北京、上海、四川等地陆续成为该村赤松茸的主要销售地,同时村里还建成了冷藏保鲜库,用于采摘后的赤松茸经打冷和分级包装后进行存放。

(下转第四版)

2025-04-22 示范区冯庄村发展林下经济赋能乡村振兴 1 1 01 鹤壁日报 content_24263.html 1 小小赤松茸 撑起致富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