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明为笔绘就幸福之城新画卷

——淇滨区实施城市文明提升行动综述
4月23日,淇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邂逅书香‘阅’享世界”世界读书日文明实践活动。淇滨区创文办供图

□本报记者 徐嘉秀

漫步淇滨区,街道整洁美丽,交通文明有序,老旧小区换新颜,书香小巷浸润心灵……近年来,淇滨区以实施城市文明提升行动为抓手,聚焦民生需求,创新治理模式,将“文明基因”融入城市血脉,从硬件提升到文化滋养,从志愿服务的温情传递到全民参与的共建共享,一幅文明与幸福交织的城市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老旧小区换新颜

居民乐享幸福生活

“以前小区路面不平,停车也难。现在不仅路宽了、车位多了,还建了充电桩和健身角,住着舒心多了。”6月17日,淇滨区泰山路街道清华园社区新世纪花园小区居民郭女士笑着说。淇滨区坚持硬件提升与问题整治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努力打造有安全保障、有完善设施、有整洁环境、有配套服务、有文化特色、有长效管理的“六有”幸福宜居小区。

“居民点单”让改造更贴心。新世纪花园小区改造项目是淇滨区文明创建标杆项目。泰山路街道通过问卷调查、居民代表会等形式,收集群众意见12条,采纳率90%以上。在社区的帮助下,新世纪花园小区增设多功能移动晾晒区,新建充电桩并规范管理。“改造前,社区干部挨家挨户征求意见,连楼道的扶手高度都根据老人需求进行了调整。”新世纪花园小区业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

文明交通新风尚

城市管理更高效

早上7时,淇滨区嵩山路与鹤煤大道交叉口,文明交通劝导员吹响哨子,引导行人有序通行。“随着常态化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大家现在越来越文明了。”文明交通劝导员张美说。淇滨区“劝导+宣传”双管齐下,设置62顶便民晴雨棚、施画彩色斑马线2.9万平方米,并在各小区微信群发布文明交通倡议书,让“礼让斑马线”成为城市风景线。

走进九州农贸市场,地面干净,商户规范经营,“诚信红黑榜”每月更新。淇滨区通过“政府+市场+商户”三方共治,在提升农贸市场舒适度和美誉度的同时,拓展农贸市场文化空间、丰富文化内涵,让农贸市场既有烟火气又有文明风。

为民服务筑根本

疏堵结合治顽疾

为持续深入实施城市文明提升行动,淇滨区城管局组织工作人员通过沿街走访、入户宣传等方式向商户讲解“门前四包”相关规定。按照每月一主题要求,结合重点工作任务在全区开展“铁脚板”徒步巡查活动,建立问题台账并做好处置,推动城市治理从被动向主动、从管理向服务转变,持续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规范化水平。

立足“为民服务”根本,淇滨区创新设置潮汐便民疏导点,巧妙化解流动商贩治理难题。该区在大伾路(黎阳路至卫河路段)、梧桐巷(天山路至淇水大道段)设置2处便民疏导点,共有138个摊位,为流动商贩“筑巢安家”,让城市烟火气在规范管理中焕发新生机。

文化浸润心灵

书香小巷“阅”动全城

“周末带孩子来海棠书巷看书,既能学知识,还能打卡拍照。”6月7日,淇滨区佳和社区居民陈先生带着女儿来到海棠书巷看书。淇滨区以背街小巷改造为契机,打造全长423米的海棠书巷,将文化景观与阅读空间深度融合。书巷入口处8米高的《书山》雕塑镌刻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巷内《凿壁偷光》《先贤读书》等互动雕塑也不断吸引市民拍照打卡。

海棠书巷引入新华书店、樊登书屋等5家城市书吧,藏书超万册。志愿者书屋由居民自发捐赠图书,成为邻里共享的“精神粮仓”。“这里经常有诗文朗诵会,我参加了很多次,认识了不少书友。”退休教师赵女士说。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我市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的主阵地、文化新地标、网红打卡地。

志愿服务暖人心

共建共享“文明共同体”

“防汛演练、环境整治、理论宣讲……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去哪里!”淇滨区金山街道“红雁”志愿服务队队长自豪地说。淇滨区通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模式,围绕“服务老、养育小、让中青年发展好”的目标,精准对接不同群众需求,通过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积极参与,推动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淇滨区培育打造了“华都义剪”“非遗有话说”“妮妮姐姐课堂”等重点文明实践项目,其中,“华都义剪”项目获评省级文明实践培育项目。该区还创新推出“文明积分超市”,将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等纳入积分体系。

文明之光照亮幸福之路。从“被动管理”到“主动参与”,淇滨区以“绣花功夫”雕琢城市文明,用民生温度标注幸福刻度。如今,这里既有现代城市的整洁有序,又保留着邻里互助的温情。文明,正成为淇滨区最鲜明的底色,描绘出一幅“人人向往、处处温暖”的幸福之城新图景。

2025-06-23 ——淇滨区实施城市文明提升行动综述 1 1 03 鹤壁日报 content_27400.html 1 以文明为笔绘就幸福之城新画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