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01版:要闻
标题导航
- 赵宏宇主持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
- 李可在政务服务工作专题会上强调
- 我市携手华为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全域物联感知体系
- 位于淇县的河南飞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淇滨区长江路街道
绿色气质再提升 生态颜值再刷新
——示范区十有城市建设成效系列报道之三
□本报记者 王凤侠
2024年,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73、全市排名第二,优良天数239天、全市排名第二;全区绿化覆盖率53.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54.73平方米,“推窗见绿,行路有荫,出门进园”成为示范区居民的日常标配。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示范区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瞄准绿色、低碳,创新思维、路径,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不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让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奏响新时代绿色发展强音。
绿色家底:生态脉络串联城市绿韵
6月17日,晨光微露,淇水河畔,市朝歌文化园健身跑道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一身运动装束的居民张洋说:“这里连着多个‘口袋公园’和城市绿地,还铺设了专门的跑道,环境越来越好,大家都爱来这里锻炼。”晨跑结束后,张洋拐进了附近的淇水樱华园,绿意盎然的小径蜿蜒曲折,古朴典雅的石栏点缀其间,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置身其中,让人远离城市的喧嚣。
2024年以来,示范区大力构建“点绿成景、线绿成荫、面绿成林”的立体绿化格局,升级改造淇河生态风貌带六大公园、11个特色游园、37个街角绿地,彩化提升36处边角地、渠化岛,完善淇水关植物园科普馆、樱华儿童友好乐园、河畔里共享绿地等建设,实现生态与城市的深度融合,让绿色成为城市最鲜明的底色。
如今,在示范区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生态建设的浓厚氛围,“口袋公园”、文化主题广场等小巧而精致的“绿洲”,既展现了城市的风貌和气质,也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指数和健康指数。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