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工家庭的“家风金矿”

(上接第一版)更难得的是她那双“读心眼”:放学回来,孩子耷拉的嘴角、攥紧的拳头里藏着啥心事,她一看便知。几句软和话、一个拥抱,总能用最暖的方式化解孩子们藏在心里的烦恼。

“家就是孩子彻底放松的温馨港湾。”聂美说,每天晚饭后,“家庭议会”准点开场,客厅茶几上摆着洗好的水果,一家人围坐一圈,从大女儿讲的课堂趣闻,到小儿子念叨的同学糗事,再到姐弟间拌嘴的小疙瘩,话题总能聊到孩子们的心坎里。没有说教,没有指责,父亲偶尔插句带煤渣味的比喻,母亲笑着递块水果,那些细碎的交流像春雨润田,让“明理守礼”的家训在孩子们心里悄悄发了芽。

除了教子有方,王发振和妻子聂美的相处之道,更是社区的佳话。十八年的婚姻里,两人相敬如宾,几乎没有红过脸。“他下井累,我多让着点;我操持家烦,他多担待点。”聂美的话里藏着相处的智慧。这种默契像空气般自然,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姐弟仨从不争抢,遇事总先低头说“我错了”。

如今,这个家成了社区范本:聂美天不亮熬粥的香气飘出窗棂,王发振下班的脚步总朝着家的方向,三个孩子成绩也十分优异——大女儿王珺楠今年考入省重点高中,二女儿和小儿子在学校也是三好学生。

“男人有担当,女人有温度,日子自然旺,孩子自然强。”东山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刘连兰的一席话,道破了这户矿工家庭的“星光”密码。

2025-07-22 1 1 02 鹤壁日报 content_28817.html 1 矿工家庭的“家风金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