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导航
- 山城区大胡街道罗村社区协同推进多项工程
- 市城投集团开展廉政警示教育
- 南部新城集团
- 现代化改造后的浚县卫贤镇坷垃缝电灌站大幅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 山城区宝山街道
- 淇县高村镇刘河村网格员、村干部、村医携手
山城区大胡街道罗村社区协同推进多项工程
破解民生难题 改善人居环境
□本报记者 杨诗捷 通讯员 孟薇
走进山城区大胡街道罗村社区,昔日环境痛点正逐步消退:清澈的自来水顺畅流入居民家中,平坦的柏油路连通街巷,河道治理有序推进……近年来,罗村社区以民生需求为导向,通过多项工程协同推进,实现了社区环境的全方位改善,为基层破解民生难题、改善人居环境提供了生动样本。
供水改造是社区环境改善的关键一环。罗村社区原有的供水设施因地质变化出现了供水不畅、水压不稳等问题,一度成为350户居民的烦心事。
“为切实解决群众用水难题,罗村社区将供水管网改造列为重点民生工程,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严把质量关,并组织干部入户沟通协调。”罗村社区工作人员介绍,仅用两周时间,他们就完成了1672米主干管网及3200米入户管网的铺设工作,彻底解决了居民的用水之忧,为社区环境整体改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罗村社区还有序开展“路、河、地”三大环境工程,全面提升社区颜值。在道路升级方面,社区自主修整村内柏油路4公里,取代了过去坑洼不平的土路。针对河道淤积问题,社区启动清淤与生态修复工作,目前已完成1公里河道治理,后续将持续推进剩余工程,逐步改善河道环境。面对地质变化导致的土地不平问题,社区集中平整土地300亩,将昔日高低起伏的“散乱地”变为规整连片的“希望田”。“土地平整以后,不仅美观了,也更适合机械化耕种,农民收成也更有保障!”罗村社区居民叶女士说。
从解决急难愁盼的供水问题,到统筹推进道路、河道、土地的系统性提升,罗村以“小切口”推动实现“大变化”,让社区居民不仅住得方便,更住得舒心。“未来,罗村社区将继续聚焦居民需求,持续优化环境,建设宜居家园。”罗村社区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