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导航
- 打造淇河生态廊道
- 卫都街道举行肥泉推介语有奖征集颁奖暨启用仪式
- 组织开展护堤员业务培训
- 财政局
- 市场监督管理局百名执法人员集中宣誓
- 桥盟街道纪工委加强整改监督
- 县委组织部完善激励机制
- 北阳镇专职消防救援队坚持实战实训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西岗镇小莉帮帮团
卫都街道举行肥泉推介语有奖征集颁奖暨启用仪式
肥泉文化有了“新名片”
本报讯 (记者 汪丽娜 通讯员 张新亮)4月24日,淇县卫都街道在泉头村举行肥泉推介语有奖征集颁奖暨启用仪式。一等奖作品“朝歌三千年,风雅颂肥泉”被作为推介语揭牌启用,并悬挂在淇县腾飞路与工业路交叉口路南,成为肥泉文化的“新名片”。
在成功举办肥泉文化旅游节之后,根据文史专家座谈会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卫都街道开展了肥泉推介语有奖征集活动,收到420人次编写的推介语3万余条。由相关领导、文史专家、旅游专家组成的评委会采取现场打分、现场排序、现场确认的办法进行了评选,选出了15件获奖作品。
当天的仪式上,宣布了获奖作品和获奖作者,由市知名文史专家为推介语“朝歌三千年,风雅颂肥泉”启用揭牌。与会人员还参观了肥泉修建工程现场,并就如何更好地发展肥泉文化旅游举行了座谈。
淇县书协主席贾文海为推介语“朝歌三千年,风雅颂肥泉”撰写了书法作品。这条推介语被悬挂在淇县腾飞路与工业路交叉口路南,作为肥泉文化的“新名片”进行公开推介宣传。
推介语一等奖获得者、湖北省襄阳市市民朱江波专程来到淇县参加活动。他说:“朝歌文化底蕴深厚,肥泉文化来源于诗经,距今有3000多年,都是故事、都是传奇。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朝歌文化、肥泉文化,期待随着肥泉文化的再挖掘、再塑造,能有更多人来到淇县,了解肥泉文化、传播肥泉文化。”
目前,肥泉的修建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施工完成后,景美水甜的肥泉将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大家面前,实现肥泉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泉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邵红民表示,下一步,泉头村将借助优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资源和丰富的文化活动,让大家了解肥泉、走进肥泉、推介肥泉,让肥泉成为文人墨客的灵感源泉、在外游子的心灵归宿,让流淌了千年的肥泉水流向下一个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