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浚县安排部署经营性房屋建筑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 淇县供销社
- 淇县提高城乡低保标准
- 淇县自然资源局积极优化政务服务
- 山城区大胡街道防汛工作不放松
- 山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工作人员周末为群众服务
- 四季青文博园中原家风文化馆
招大引强见成效 产业链条再延伸
(上接第一版)
在鹤壁翊诚化工年产1万吨高端精细化学品项目现场,企业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具有三项优势:一是生产工艺先进。其采用硫代磷酰氯固气法生产工艺,改进优化了德国拜尔公司光气法生产工艺,产品生产周期由7天缩短为2天,实现了连续自动化生产,成本降低50%以上。二是产业关联度高。该项目是美瑞聚氨酯下游延链补链项目,通过对美瑞聚氨酯下游HDI等异氰酸酯系列产品改性,延伸了产业链条,有效提升产业集聚度和产品竞争力。三是市场份额大。项目建成后将是国内该行业最大的生产基地,国内市场份额为25%,产品远销欧洲、美洲、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山城区:聚力创新 赋能,持续增强产业支撑
“项目建设加速跑,产业发展有支撑。”这是一位观摩团成员对山城区创新驱动发展,持续增强产业支撑的深刻印象。
河南生物产业集团生物制造中试创新平台项目总投资3.2亿元,已于今年4月份建成并投用。该项目具有四大特点:一是“高”。该项目是目前国内功能最全、涵盖最广的合成生物类中试平台,自动化程度高,实现了高度集成化管理。二是“净”。按照GMP洁净车间标准建设,不同单元之间相对独立,避免交叉污染。三是“全”。横向设备全,同一工序匹配多种设备;纵向工艺全,包括发酵、纯化、后提取至包装等全流程。四是“活”。遵循“柔性共线、一装多用”的设计原则,能够满足上千种产品的试验,兼容性更强,市场潜力巨大。
金硕科技羟乙基纤维素醚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一期年产1万吨羟乙基纤维素醚生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已完成,正在准备二期建设工作。项目负责人介绍,纤维素醚有“工业味精”之美誉,无毒、无味,被广泛应用于日化、医药、食品、建材等领域,该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生产能力可达3万吨,占国内生产总量的70%,将成为国内最大的纤维素醚生产基地。
三贤(鹤壁)电子科技智能化汽车线束生产线升级改造项目,全自动切断压缩机等机器依次排开,仅需2秒钟,便可生产出一条雨栓线束。“我们的智能车间改造后,主要效益指标有了明显改善,生产效率提升了53%,运营成本降低了4.2%,产品升级周期缩短了34.8%,单位产值能耗下降了14.3%。”企业负责人介绍,“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企业也迎来了销售热潮,先后购置多台国内外先进的设备,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制造工艺进行集成与融合,构建了从生产订单生成到客户产品使用,全过程覆盖的智能制造体系,成为比亚迪、北汽新能源等汽车生产整车线束的指定供应商。”
一个个拔节生长的项目孕育着一个个产业集聚成势的希望。观摩团成员纷纷表示,这次观摩检验了全市重点项目和“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成效,营造了更加浓厚的项目建设氛围。下一步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将此次观摩中所见所闻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加快建设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