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原农险鹤壁市分公司
- 浚县农商银行、新镇中心卫生院
- 淇县中原村镇银行
- 淇县农信联社高村信用社
- 鹤壁农商银行汤河桥分理处
做好“五篇大文章” 践行“支农、支小”使命
□本报记者 张志嵩 通讯员 陶干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淇县中原村镇银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支农、支小”服务定位,进一步引导增强“支农、支小”服务理念,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依托7家乡镇营业网点不断扩大服务半径,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涉农个人、涉农小微企业客户特点,不断开发特色产品,为涉农客群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精准服务县域广大“三农”客群。
锚定普惠金融, 服务民生走深走实
发展普惠金融对提升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意义重大。作为县域金融机构,该行持续增强“支农、支小”服务理念,牢固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专注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不断优化流程、创新产品。在持续优化“家和贷”“富商贷”“乡村振兴贷”等信贷产品业务流程、降低产品利率的同时,大力推广“田间地头受理业务+放款”业务模式,极大地缩短授信业务流程时间,为“三农”客群融资提供便利。
该行工作人员以整村授信为主线,牢牢抓住走访入户这一环节,坚持扑下身子、走村入户,将金融服务送到田间地头,直接触达县域、乡村及偏远地区的基础客群,逐步构建适合村镇银行的场景化服务体系,强化宣传获客。
瞄准务工返乡客群,社区、村落客群,小微经营客群,商户、代发客群和公职工薪客群五个群体,做好常态化营销服务工作,通过贴心、专业的服务吸引客户、留住客户、拓展客户,有效夯实和拓展客户基础。
目前,该行拥有2家城区支行、5家乡镇支行,服务范围覆盖淇县全境,业务瞄准“三农”小微企业客群发力,大力推广小额储蓄、小额信贷。
发力数字金融, 数智赋能助企惠民
面对“数字化赋能普惠金融”的新命题,作为县域金融机构,今年年初以来,该行借力发起行科技力量支撑,不断优化数字化信贷产品的服务流程,进一步优化数字化涉农贷款产品,提升数字化服务涉农客群能力。
“农e贷”是该行依托发起行科技力量推出的一款“线下申请、调查”+“线上审批、放款”的信用贷款产品,具有放款流程快、业务操作便捷的特点。
“移动展业”是该行依托发起行科技力量推出的一套移动服务终端,通过线上采集客户征信、资质等信息,节约线下贷款受理业务时间,具有便携、快捷的业务特点。
目前该行已对“家和贷”“乡村振兴贷”“农e贷”“房抵贷”等面向“三农”小微企业客群的信贷产品进行利率下调和审批流程优化。
探索养老金融,为 老年人搭建智能化“便利桥”
写好养老金融大文章,是金融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保障、满足老年人客群在该行支付便利化需求,提升该行支付服务适老化程度,通过出台、修订业务服务流程,采用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切实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
优化网点支付业务。该行通过优化营业网点、自助机具、柜面延伸等线下场景支付结算业务办理流程,向老年客群提供“绿色通道”和咨询、协助服务。在厅堂设立老年人支付“绿色通道”,优先为老年客户办理支付业务。
开展上门便捷服务。对于无法到营业机构办理业务的老年客户,该行服务流程规定可组织双人上门办理。
该行各网点常态化开展支付宣传活动。以优化老年人移动支付使用体验为最终目的,以便利老年客户使用为原则,帮助老年人熟悉支付产品与服务的使用流程,缩小“数字鸿沟”。
淇县中原村镇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县域金融机构,他们下一步将坚守初心本色,围绕发起行“服务战略、服务实体、服务企业、服务人民”的战略定位,不断践行农村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立足新的更高的服务实体经济要求,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全力满足农民及小微企业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在金融五篇大文章中不断探索与实践,以“金融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客群”为目标持续为“三农”建设增添新内涵,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淇县更加出彩提供坚强金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