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01版:要闻
逐绿奔跑 智享未来
——鹤壁恒源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绿色矿山建设见闻
□本报记者 王利英 朱迪
进出厂的道路两侧每隔30米便设置一根智能高杆雾桩,车辆在接受30余根雾桩喷洒降尘后进入矿用洗车机,冲洗后方能进入或离开厂区。
进入厂区,生产车间实行全封闭管理,并安装覆膜袋式收尘器,对所有产尘点进行负压收尘,新能源多功能抑尘清扫车持续循环作业,保障厂区清洁。
再往里走,一辆辆新能源矿卡在雾桩的喷洒降尘下运送生产原石,路两侧的山坡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
这是9月9日记者在鹤壁恒源矿业集团二道庄厂区看到的场景。
近年来,鹤壁恒源矿业集团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落实省、市绿色矿山建设工作要求,围绕“双碳”目标,持续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加快推进绿色化、智能化矿山建设,实现企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该集团现有省环保绩效分级A级企业2家、B级企业2家,描绘出矿山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画卷。
战略引领,增加含绿量提升含金量
和想象中山体裸露、尘土飞扬的矿山场景不同,鹤壁恒源矿业集团无论是二道庄厂区,还是众志、合力、寺山岭厂区,都坐落于青山叠翠之间,生产线、装载区全部封闭运行,厂区干净整洁、井然有序。在这里,清洁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种文化和态度。
思想决定观念,观念决定思路。作为绿色矿山建设的责任主体,鹤壁恒源矿业集团坚持用“党旗红”引领“矿山绿”,深入落实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始终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矿山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的全过程。
该集团始终严格执行矿山开发利用、生态修复、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要求,将绿色矿山建设纳入长期发展规划,成立了绿色矿山建设专班,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工作,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