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县域经济脉动

汪丽娜

□本报记者 汪丽娜

作为负责采访县域新闻的记者,我戴着耳机,随着亲切的导航声,沿着熟悉的道路,一次又一次地来到淇县采访。

顺着宽阔的泰山路一路向南,经过中维化纤有限公司、河南特种尼龙小镇、河南悦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鹤壁理大特种玻璃制造有限公司等,这些欣欣向荣的企业,我都曾多次采访,它们是淇县“两优两新”产业的领军者。

淇县,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是新闻的宝库,拥有源源不断的新闻素材。我市始终以县域治理“三起来”为指导,以强县富民为核心,以改革发展为动力,以城乡融合为路径,依托特色、挖掘特色、发挥特色,最大限度激发活力,推动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每次来到淇县,无论是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热火朝天的项目工地、广袤的田野,还是人流如织的景区和商超,都让人心潮澎湃,这里有着无尽的新闻素材等待发掘。

作为党报记者,我曾独自采写文字新闻,这一幅幅蓬勃发展的生动图景,原本只能用笔墨来描绘。如今,随着媒体的创新和变革,报社积极响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需求,拓展新媒体和全媒体领域,引进和培养了众多能拍摄、能剪辑视频的记者,增强了采访县域新闻的力量。

于是,从单一的文字报道到多媒体的融合,从个人采访的单打独斗到文字、摄影、摄像一起上阵的团队合作,我们的新闻服务变得更加丰富,宣传层次不断提升,见证了更多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果。去年强降雨期间,我和同事们在部门主任的带领下,深入防汛一线,通过多媒体联动进行快速报道。我们及时收集信息,采访拍摄防汛情况,并在重要点位进行现场报道,一周内发布了57条短视频,点击率超过200万次。全方位、全媒体的报道不仅鼓舞人心、提振信心、凝聚人心,也展现了报社记者不畏危险、敢于冲锋的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力量。

我们还与时政新闻与评论部、融媒体采访部等部门协同作战,进行重点策划,推出重磅报道。在我们一点一滴的亲身体验中,在文字和新媒体的合力诠释下,“品质淇县”的形象越来越立体,“淇县实践”的新篇章越来越绚丽多彩。

2024-11-08 1 1 03 鹤壁日报 content_15681.html 1 感受县域经济脉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