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暖色折射高质量发展成色
□本报记者 王峥
只需动动手指,在手机上下单,就能在家门口吃上“暖心餐”。覆盖淇滨区九州路街道7个社区15个小区的“睦邻小厨”项目,如今收获了越来越多的忠诚用户。
今年7月,我和同事一道走进九州路街道凤凰城社区,以“云鹤新闻秀”的形式对此进行报道。
“好吃,我和妈妈经常来!”受访孩童的笑容令人难忘。
“多多推广,服务市民!”热心网友的点评令人振奋。
2024年鹤壁市十大民生实事之一——提质“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中,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是一项重要内容。“睦邻小厨”项目正是落实这项民生实事的创新实践,并且将助餐服务范围拓展到了辖区全年龄段居民。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近年来,在零距离记录我市城市创建工作的过程中,记者看到了一幅冒着热气、带着暖意的民生画卷——
“住得高兴!”山城区东一巷社区养老公寓里,老人们对这里的中医诊疗、药膳、保健等医养结合服务赞不绝口。
“玩得开心!”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樱华儿童友好乐园里,孩子们在生机绿意中惬意地荡秋千、戏游鱼、诵《诗经》。
“学得起劲!”在浚县零工市场技能培训区,青年们认真学习电焊、电商运营、非遗工艺品制作等公益课程。
一条条民生新政实施见效,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化作一份份民生清单温暖人心。这背后,是市委、市政府深入推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建设的不变初心。
近年来,我市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出发点,全方位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加快“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多项创新举措获得国家级、省级推广。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职业教育品牌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取得跨越性突破。健全多层次社保体系,推出“惠鹤保”等惠民举措,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作为城市发展的亲历者、记录者、参与者,我感受到了鹤壁人越来越具象化的幸福。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鹤壁,正在打造令居民“心有所属”的城市环境,让淇水之畔的民生底色越来越暖、幸福成色越来越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