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鹤壁军分区指导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开展征兵宣传月活动
- 山城区开展仲裁员、调解员培训
- 山城区汤河桥街道开展城市文明提升行动
- 鹤山区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
- 淇滨区九州路街道书苑社区打造功能齐全、服务优质的“一刻钟生活圈”
- 市城投集团纪委
“步行几分钟就看见一处驿站,真方便”
(上接第一版)
驿站服务全天候、不打烊
“不打烊的智能化驿站我还是头一次见!你瞧,扫码就能自动开门!”鹤壁市环卫工人李彩蝶说,自从有了24小时智能化驿站,无论忙到多晚都可以进来歇脚、喝水,“在这里休息,心里踏实”。
今年年初以来,在工会驿站“15分钟服务圈”初步形成的基础上,鹤壁市总工会强化“小驿站、大关爱”的功能定位,以智能化、数字化技术为支撑大力推进24小时工会驿站建设,通过提供精准化、差异化服务对已建成驿站提质升级,打造全天候、不打烊的户外劳动者休息港湾。
与传统工会驿站相比,智能化驿站新增24小时无人值守、智能扫码门锁、智慧监控、远程操控等智慧管理功能,录入个人信息的户外劳动者任何时候都可以快速进入,随时享受暖心服务。
24小时智能化驿站不仅为户外劳动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健康检查和照相服务,还设有智能交互导航智慧屏,全方位展示辖区内的工会驿站、便民服务、企业服务,并自带“指路”功能,便于户外劳动者精准定位。
除盲区补短板,提升服务质效
“全面排查问题驿站,对服务效能不强的驿站进行彻底整改甚至关停,不断促进驿站服务质量提升。”鹤壁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宋拥军说,为了提高工会驿站的精细化管理程度,市总工会在已建成驿站的基础上,通过查漏洞、除盲区、补短板,联合社会力量,完善驿站配套设施,提高服务质效和辐射区域。
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总工会联合该区公用事业发展中心工会等打造了首家24小时“情义”工会驿站,不仅成为户外劳动者的避风港,更成为周边夜班职工的“安全屋”,累计服务职工群众上万人次。
“以前这块几乎是服务‘盲区’,职工流量大、需求大,但驿站建设没跟上。我们通过管理上查漏补缺,才建了这家‘情义’工会驿站。”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鹤壁市总工会根据工会驿站地理位置、服务成效、覆盖服务人数、提供服务人次、服务体验等考评情况,突出共建共享,对优秀驿站给予相应资金补贴。
鹤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蔺其军表示,全市各级工会将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依托工会驿站开展更多贴心、优质的服务,让户外劳动者看得见、找得到、进得来、用得上。
(原载于2024年11月29日《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