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白菜的故事

□王宁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刚穿透薄雾,浚县小河镇各村的田野上就已经忙碌了起来,一棵小河白菜的生命也从这里开始诞生。

在明朝成化年间,小河白菜因其出色的品质,被推荐为贡品送进了紫禁城。皇帝品尝后,赞叹“汤如醪,味清鲜”。坊间俗语“大碾的萝卜香菜葱,小河的白菜进北京”更是流传至今。它承载了小河白菜悠久的历史,也见证了小河白菜人对质量的不懈追求。

时间拨回到现代,从选种,到施肥、灌溉……小河白菜的质量管理也在跟随时代而进步。小河镇依托“公司+股份经济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与优化配置,有力地促进了小河白菜产业的发展。

当地建设了小河白菜数字农业产业园,通过现代化农业科技手段,使整个园区全面实现了精准耕种、精准灌溉、精量施肥、农情自动监测,确保小河白菜的品质稳定可控;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实现产品信息公开透明可追溯。消费者只需要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就能了解到这棵白菜生产、加工、包装等环节的信息。

“在政府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我们引入了标准化种植管理模式,小河白菜的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当地的一位农民感慨。当地政府划定了小河白菜农产品地理标志生产保护区域,小河白菜获得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对于身为消费者的我来说,这既是对小河白菜质量的认可,也增强了我对这一品牌的信任。这些认证不仅是对小河白菜独特品质的肯定,更是对我们消费者的一种承诺,确保我们能够享受到真正优质、安全、可追溯的产品。

一棵小河白菜,从古传承至今,从田间到餐桌,难以离开“质量”二字。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一代又一代辛勤耕耘的农民,还是致力于传承和保护小河白菜的工作者,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正是有了这样一群人的共同努力,才使得“小河白菜进北京”不再只是一句古老谚语,而是成为了现实生活中的美好实践。

2024-12-26 1 1 03 鹤壁日报 content_18368.html 1 一棵白菜的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