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输入再传播 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疟疾俗称“打摆子”,是由人类疟原虫感染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在全球致死性寄生虫病中位居第一,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威胁。我国于2021年实现消除疟疾目标,但每年仍有相当数量的境外疟疾病例输入,输入性疟疾仍严重危害我国公众健康。
疟疾有哪些症状
疟疾典型的症状表现为周期性突发寒战、高热和大量出汗。各种疟疾的两次发作之间都有一定的间歇期。典型的间日疟和卵形疟隔日发作一次,三日疟为隔两天发作一次,恶性疟隔36小时至48小时发作一次。疟疾还可引起贫血、脾大等,凶险性疟疾可出现因脑、肝、肾、心肺等受损引起的各种综合征,如不及时有效治疗会导致死亡。
疟疾传播的主要途径是被感染疟原虫的雌性按蚊叮咬。全球可传播疟疾的按蚊有40余种,我国最常见的是中华按蚊。另外,输血、母婴传播等途径也可传播疟疾。
高风险人群有哪些
人对疟疾普遍易感,感染后虽可获得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但不持久,可重复感染。目前,全球仍有80多个疟疾流行国家,其中疟疾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主要集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南亚、东南亚、拉丁美洲及大洋洲的部分地区。
往返疟疾流行区务工、旅游、经商的人群易感染疟疾。
如何预防疟疾
预防疟疾最好的办法是防止蚊子叮咬,尤其是准备前往非洲、东南亚等疟疾高流行地区的人员,一定要做好以下措施。
一是避免蚊虫活动高峰期外出。黄昏至黎明是蚊虫活动的高峰期,此时蚊子最为活跃,叮咬人的概率也最高,在这段时间应尽量减少外出。
二是穿着长衣长裤。户外活动时尽量穿长衣长裤,避免皮肤暴露在外。
三是使用驱避剂。在皮肤暴露部位涂抹驱避剂,此外还可以在衣物上喷洒驱避剂,增强防蚊效果。注意使用驱避剂时应按照产品说明书正确使用。
四是使用防蚊设施。睡觉时使用蚊帐,关好纱门、纱窗,还可使用蚊香、电蚊拍等辅助防蚊工具,进一步降低蚊虫叮咬风险。
从境外流行区回国后
需要怎么做
当从非洲、东南亚等疟疾高流行区回国以后,需要保持警惕,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若出现疟疾典型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疟疾流行区旅居史,及时开展针对性诊治。若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市疾控中心李亚南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