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 构筑发展强磁场

(上接第一版)

淇滨区创新推出“三所一庭”涉企纠纷调解机制,整合司法所、公安派出所、律师事务所、人民法庭的力量,成立“三所一庭”联动小组,打破部门壁垒,构建起“受理—分流—调解—反馈”的闭环工作流程。

在职责分工上,律所发挥专业优势,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参与协商调解,必要时代理企业诉讼;司法所指导调解工作,开展法治宣传与法律援助;派出所维护治安秩序,处理涉企治安问题;人民法庭在案件审理中开展司法调解,并提出司法建议。

在实际操作中,该机制成效显著。自去年4月份该机制运行以来,累计调解涉企纠纷510余起,帮助企业解决问题56个,平均调解时长缩短至2个工作日。远低于诉讼平均时长,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维权成本,有效遏制了矛盾恶化,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这也是淇滨区案例入选的关键亮点之一。

编织“点线面体”联动服务网络,精准 滴灌企业发展

为了精准聚焦企业需求,淇滨区全方位编织“点线面体”联动服务网络,深层次激活市场活力。

在“点”上,聚焦企业痛点开展“暖心行动”,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出多种服务模式,多项涉企服务实现“就近办”;持续优化市场环境,完善准入监管,落实审查制度,推广惠企政策,降低交易成本;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设立热线,推行工作法,诉求办结率和满意率达100%。

在“线”上,实施“产业生态+营商环境”引育模式。夯实产业发展基底,编制规划、落实惠企政策;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出台系列文件,健全制度体系;育优产业集群生态,坚持产业发展思路,建设产业园区,吸引600余家企业入驻,商业航天等产业集链成群。

从“面”上拓展,秉持“助企兴区”理念革新服务方式。选派服务专员融入企业全生命周期,开展系列助企活动,走访企业、发放资料;推进“一站式”建设,开通“绿色通道”,调解涉企纠纷,挽回经济损失。

在“体”上构建,深度优化科技创新资源,组建创新联合体,共建平台,获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持续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探索普惠金融模式,设立产业基金,获中央财政支持;全面提升要素保障力度,优先保障重大项目用地,商业航天全链条产业生态集聚。

2024年至今,累计解决土地、资金、用工等问题450余个,累计帮助3490家企业获得贷款148.41亿元,被财政部评定为2024年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

开展企业登记“四回访”服务,优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企业登记是经营主体进入市场的第一步,淇滨区创新开展企业登记“四回访”服务,从细微处入手,优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智能回访”依托AI智能回访系统,在企业办理业务结束后的2小时之内进行回访,第一时间了解群众感受;“电话回访”由工作人员每月不定时对分类整理后的企业信息进行随机回访,询问办理业务的便利性及疑难问题;“窗口回访”在企业领取营业执照环节,窗口人员对业务办理各环节问题进行记录并解决;“上门回访”针对办理业务中遇到特殊问题的企业,一个月内工作人员上门了解运营情况并答疑解惑。

2024年至今,市市场监管局淇滨分局各业务登记窗口共回访经营主体2550余户,解决问题180余个,帮助困难企业28户,接受企业优化建议3条。截至目前,业务投诉量显著减少,群众办事获得感、幸福感、体验感大幅提升。

淇滨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淇滨区入选全国“营商环境促进最佳实践案例库”,是其在政务服务、法治保障、企业服务、市场环境优化等多领域持续改革创新的结果,也为其他地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可借鉴的“淇滨样本”。未来,淇滨区将以此次入选为新的起点,持续探索创新,不断提升营商环境的“软实力”,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地生根,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全国营商环境建设的大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

2025-07-18 1 1 02 鹤壁日报 content_28692.html 1 创新驱动 构筑发展强磁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