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表履职零距离 高效服务暖民心
□本报记者 马飞
“现在办事顺心多了!有问题直接到大厅找人大代表反映,不用东奔西跑,当天就有回应。”近日,在鹤山区行政服务大厅,前来办理业务的王阿姨对人大代表进驻窗口的举措赞不绝口。
今年年初以来,鹤山区人大常委会创新代表履职形式,组织全区150余名人大代表轮流进驻行政服务大厅,将履职阵地延伸到群众身边,架起了一座为民服务的“连心桥”。
“五员”机制 让履职更接地气
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鹤山区人大常委会细化履职清单,要求进站代表当好“五员”,即:宣传党的政策、传递政情民意的“宣传员”;监督窗口作风、提升服务效能的“监督员”;引导群众办事、化解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收集社情民意、倾听群众诉求的“信息员”;深入调研思考、积极建言献策的“观察员”。代表们通过“坐班”接待、现场巡查等方式,在助力政务服务优化的同时,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高效解决。
考虑到代表职业背景和本职工作的差异性,鹤山区人大常委会采用“轮值制”,将代表按工作日科学排班,每人每年最多轮岗两次,每次半天。“时间灵活、履职负担合理,但作用实实在在。”一位企业界代表表示。这一设计既保障了履职实效,又避免了与代表本职工作的冲突,有效激发了参与积极性。活动开展仅一周,便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0条,全部快速办结,满意率达100%。
闭环管理推动民生问题解决
为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鹤山区人大常委会建立了“群众反映—代表收集—人大交办—部门承办—群众评价”的全链条闭环机制。下一步,该区还将探索代表进站与“一府一委两院”履职联动模式,通过专题调研、联合督办等形式,推动更多民生问题从“纸面”落到“地面”。
代表沉下去,民心聚起来。从“被动接待”到“主动服务”,从“院内履职”到“一线作为”,鹤山区人大代表进驻行政服务大厅的实践,不仅拓宽了民意反映渠道,更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代表就在身边,民主就在眼前”。这一创新举措,正是新时代基层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