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财政收支如期完成“双过半”目标

五大关键词反映财政政策的力度和温度

□本报记者 刘倩倩

当前,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会部署的改革任务,奋勇争先、步伐不停。今年上半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靠前发力,认真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市财政工作平稳运行。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3.3亿元、同比增长1.3%,为年度预算的76.3%;全市财政支出完成86.3亿元、同比增长0.2%,其中,民生支出完成6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5.3%。我市财政收支如期完成“双过半”目标。

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数据的背后,透露的正是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助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力度和温度。今年上半年,我市财政预算执行呈现哪些特点?下半年,财政资金支持社会经济发展又将有哪些大动作?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又将如何持续发力?从我市上半年财政“账本”中,“云鹤”总结五大关键词,带你一探究竟。

关键词一:增收节支

公共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云鹤”了解到,今年年初以来,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同向发力、深挖潜力,谋深谋实财源新增长点,加强财税协同,进一步盘活国有资产,推动财政收入持续增长。上半年,全市财政收入增幅为1.3%,较去年同期扩大0.9个百分点。

为全力做大财政“蛋糕”,我市积极争取上级资金55.27亿元,其中,超长期特别国债、试点示范类、奖补类资金18.79亿元,以淇滨区为主体连续两年成功争创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争取专项债券资金47.96亿元,已发行专项债券26.36亿元,拉动直接投资12.75亿元,支持33个重点项目建设,在稳投资、保市场、促消费、惠民生等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

着力强化财源建设,推动各项支持政策落实落地,“320工程”企业实现税收7.95亿元。重点关注税收潜力较大的企业项目,深挖非税收入潜力,加大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追缴力度。持续巩固政府投资项目、矿山行业、房地产建筑行业和民营加油站等4个重点领域综合治税成效,加快征收入库进度,切实增强财政硬实力。

同时,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让老百姓过好日子。我市以勤俭务实的措施保障全市高效有序运转,全力打造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将过紧日子要求贯穿财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强化源头控制,硬化执行约束,厉行节约、开源节流,把省下的真金白银切实用在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服务发展上。

关键词二:民生保障

“云鹤”注意到,今年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86.3亿元,其中,民生支出完成6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5.3%,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支出同比分别增长7.5%、2.3%、0.5%,民生底色持续擦亮。

为了兜牢兜实基本民生底线,我市着力加强城乡低保对象、残疾人、孤儿、独居老人等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今年年初以来已累计下达各项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34亿元,统筹用于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等支出,切实发挥财政资金保民生、兜底线的重要作用。

为推动教育资源扩优提质,我市把教育作为财政优先保障的重点领域,足额落实各学段各类教育资金,支持改扩建公办幼儿园,扩充普惠性教育资源,提升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同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支持高水平职业院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支持本科院校建设。拨付2025年春季学期各学段学生资助资金2636万元,学生资助资金通过“一卡通”高效、快速、精准发放,惠及学生近3.9万人次。

(下转第二版)

2025-07-21 五大关键词反映财政政策的力度和温度 1 1 01 鹤壁日报 content_28742.html 1 我市财政收支如期完成“双过半”目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