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办好群众身边的民生“小案”

——访市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三级检察官助理张国真
张国真(左)协助检察官出庭支持抗诉 市人民检察院供图

□本报记者 魏瑗

“民事检察,‘民’字当头。民事检察是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联系最紧密、最全面、最充分的一项司法检察业务。虽然我办理的民事检察案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案、要案,却与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喜怒哀乐息息相关。”4月7日,市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三级检察官助理张国真向记者介绍。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直是张国真的办案理念。三年前,张某与单位劳动争议一案的卷宗来到她的案头。这起案件历经仲裁,法院一审、二审、再审,张某始终不服判决,向市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监督。张国真审查后,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是张某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计算标准。考虑到张某生活困顿、举证困难,她多次到社保、统计等单位咨询并固定证据,确认法院认定的计算标准有误后,从充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出发,依法提请省人民检察院抗诉。法院最终予以改判,依法为张某增加伤残就业补助金5万余元。张国真对案件细致认真、高度负责的态度得到了张某的高度认可。

在张国真看来,张某这类案件虽然不大,但正是这一起起连着民心的案件承载着民事检察人应有的为民情怀与履职担当。

张国真曾办理过这样一起案件:郑某凌晨清扫街道时不幸被撞离世,其子女申请确认郑某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未获法院支持后向市人民检察院申请监督。

张国真审查后,认为生效判决确认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并无不当。然而考虑到其中一申请人属于重度智残群体及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及该案办结后即产生新的劳务侵权诉讼,为减少当事人诉累,她并未就案办案,而是从关爱弱势群体和平衡各方利益的角度出发,组织妇联工作者、劳动仲裁院专家等召开听证会,为推动双方和解“穿针引线”“牵线搭桥”,找时机、讲方法,耐心地促成双方从对立走向对话,直至消弭分歧、达成和解,单位同意一次性给付申请人困难补助金13万元,并仅用三个工作日履行到位。该案的成功和解一揽子化解了当事人的所有纷争,实现了案件办理的三个效果统一。

在办好案件的同时,张国真还承担着部门文字综合和日常行政事务工作。她不仅入选了全省检察机关民事检察人才库,撰写的多篇信息被省人民检察院《民事检察工作情况》采用,2篇课题分获全市检察调研课题二等奖、三等奖,荣获“全市检察机关公文写作竞赛能手”称号,还获得了市人民检察院优秀共产党员、文明干警,鹤壁市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荣誉背后更多的是激励、责任和担当。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用心用情办好群众身边的民生‘小案’,初心如磐、行稳致远,为鹤壁检察机关打造‘小院出彩’示范样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张国真说。

2024-04-10 ——访市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三级检察官助理张国真 1 1 03 鹤壁日报 content_4744.html 1 办好群众身边的民生“小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