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专题报道_财经
标题导航
淇县农信联社

服务“三夏”生产 力保颗粒归仓

淇县农信联社工作人员帮助农户收获小麦 本报记者 赵永强 摄

本报讯 (记者 柳晓宁 通讯员 马云飞)淇县农信联社紧跟农时,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持续优化金融服务举措,及时调整信贷投向和服务重点,精准对接“三夏”金融服务需求,护航夏粮颗粒归仓。截至目前,淇县农信联社各项贷款余额31.25亿元,其中涉农贷款25.93亿元,今年共新增涉农贷款3672万元。

摸底“三夏”了解资金需求。为加大对“三农”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该联社坚持早部署、快落实,一方面提前组织各社部对接乡镇政府、农业农村部门,详细了解农业基础数据信息,掌握“三夏”生产农情;另一方面依托“整村授信”和“网格化营销”,组织客户经理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产品宣传和政策宣讲,主动对接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收粮大户、农机农资等经营主体,细分客户等级,帮助其测算资金缺口,全面掌握“三夏”生产信贷需求。同时,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等线上渠道,积极宣传各类信贷产品,确保广大农户及时获取相关信贷政策信息。

精准对接加强信贷支撑。“我干收粮这一行已经十来年了,来我这里卖粮食的都是打了好几年交道的农户,他们知道我向来是现场结账,不会拖欠卖粮款。因此,每到售粮高峰期,我的流动资金就比较紧张。”淇县高村镇韩楼村收粮大户李先生说。淇县农信联社客户经理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李先生的金融需求,立即上门对接,结合李先生的经营规模、粮食储备量等实际情况,为其发放了30万元贷款,补齐了收粮资金缺口。

该联社把握支农金融服务重点,合理匡算支农信贷资金,科学制订贷款投放计划,实施差异化供给,确保“三夏”生产资金足额、及时到位。对购买农机、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所需资金做到优先投放,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收购大户做好优先支持,对科技兴农项目资金做到优先满足,力保不误农时、不误农事,让农民早受益。

开设绿色通道确保“钱等粮”。刚入夏,淇县农信联社便在各社部专设了“三夏”生产绿色通道。贷款方面,建立快贷快审专项机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三夏”资金需求优先办理、优先审批、优先发放;现金服务方面,建立网点、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四位一体”服务架构,保障现金供应及零币兑换,同时加大自助机具巡检力度,对布放的ATM机、POS机、普惠金融服务站等进行高频检查,确保资金结算渠道畅通。此外,该联社积极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在田间地头为广大农户讲解反电诈、反假币、防范非法集资等知识,普及麦收防火、防范极端恶劣天气等相关内容,不断延伸“三夏”生产惠农服务半径。

夏粮稳则全年稳,夏粮丰则全年丰。作为服务县域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淇县农信联社持续加强金融服务供给,积极创新金融服务产品,以实际行动助力稳产保供。该联社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在服务好“三夏”生产的同时,全面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以更加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2024-06-07 淇县农信联社 1 1 06 鹤壁日报 content_8193.html 1 服务“三夏”生产 力保颗粒归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