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 市文化馆2025年首期“市民夜校”超火爆
- 中原银行鹤壁分行
- 淇县城市管理局
- 淇县应急管理局
- 开发区海河路街道北国之春社区
腮帮子肿痛,当心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又称“痄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多发于1岁至15岁少年儿童,成人也可发病,属国家法定丙类传染病。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可发病,每年3月到7月、10月至次年1月为高发时段。
流行性腮腺炎有哪些症状?
流行性腮腺炎的潜伏期一般在12天~25天,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特征性症状为单侧或双侧腮腺或其他唾液腺肿胀、疼痛,张口和咀嚼或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严重者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脑膜脑炎、胰腺炎、睾丸炎等。
流行性腮腺炎如何传播?
流行性腮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如患者咳嗽、打喷嚏时释放出的飞沫中含有病毒,他人吸入或接触后即可感染。此外,也可以通过被患者唾液污染的衣物、玩具或其他公共用具间接传播。
如何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一是接种疫苗。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预防手段。适龄儿童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按时接种疫苗,未接种过疫苗的儿童或成年人,如果处于流行性腮腺炎高发地区或有感染风险,也可以考虑补种腮腺炎疫苗。
二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洁双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黏膜部位;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防止飞沫传播。
三是避免接触传染源。在腮腺炎高发季节或疫情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且通风不良的场所。如发现身边有腮腺炎的患者,应保持一定距离,并避免与其密切接触。
四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和适宜的温度、湿度,有助于降低病毒在空气中的浓度。
五是增强自身免疫力。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及良好的心态,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感染腮腺炎病毒风险。
温馨提醒,流行性腮腺炎无特异治疗药物,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患者应充分休息,监测并控制体温,如果病情加重,应立即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市疾控中心王瑞兴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