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 市文化馆2025年首期“市民夜校”超火爆
- 中原银行鹤壁分行
- 淇县城市管理局
- 淇县应急管理局
- 开发区海河路街道北国之春社区
“淇”心365解锁基层治理“幸福密码”
□本报记者 朱迪
通讯员 陈静敏 刘秀芳
“楼道杂物清了,暖气通了,法律咨询送上门了!”走进淇县朝歌街道淇水社区,居民们细数着身边的变化。近年来,该社区创新打造“淇”心365服务模式,通过党建引领凝聚多方力量,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成功解锁社区高效能治理的幸福密码。
“三上六联五制度” 构建服务新格局
“淇”心365服务模式中,“3”代表上门联系群众、上路主动作为、上心各项服务;“6”指社区党支部携手警务站、城管站、物业公司、法律顾问、居民代表等六方力量每月召开联席会议;“5”即依托党建健全的五项制度拓展服务体系。这一创新机制让社区服务实现365天不打烊。
在淇水嘉园小区,曾经因楼道堆放杂物闹得不可开交的张先生和李女士,在社区干部和民警的联合调解下重归于好。“现在有问题找社区,解决得又快又暖心!”居民们纷纷点赞。该社区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已成功化解邻里矛盾6起。
“法护民生”打通服务“最后一米”
“以前遇到法律问题只能干着急,现在家门口就有法律顾问指导。”居民李女士的话道出了大家心声。
针对居民法律需求,社区引入专业法律顾问常态化服务。居民刘先生离婚后因子女抚养问题陷入困境,社区联系法律顾问李律师提供免费援助,最终妥善解决问题。此外,社区定期开展的法律讲座,内容涵盖婚姻继承、房产纠纷等民生热点问题。
“多元共治”绘就幸福同心圆
由社区牵头,淇水警务站、淇水嘉园城管服务站、法律顾问、物业公司、居民代表组成的“淇”心365志愿者团队,每月两次开展“幸福敲门”行动。通过面对面交流、发放便民服务卡,精准对接居民需求。今年年初以来,已走访居民60余户,安排送医上门服务2次。一桩桩民生实事的落实,让居民真切感受到家门口的幸福。
从各管一摊到攥指成拳,淇水社区通过党建引领,实现了基层治理效能的全面提升。淇水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把党支部建在服务链上,让党员冲锋在治理一线,通过建立党员责任区、开展“微心愿”认领等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如今,淇水社区已形成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治理格局,居民满意度持续提升。随着“淇”心365服务模式的深入推进,更多“幸福密码”正等待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