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截至3月18日
- 工行鹤壁分行开展宣传活动
- 农行浚县支行
- 邮储银行鹤壁市分行
- 鹤壁农商银行山城支行
- 中原银行鹤壁分行
- 农行淇县支行
聚力数字乡村建设 为金融服务插上“数字翅膀”
□本报记者 柳晓宁
通讯员 马云飞
“我趁着中午空闲时间,扫码申请了淇县农信联社的‘农商e贷’,几分钟后就显示出来额度和利率,根据操作步骤自己鼓捣了一下,成功获得7万元的贷款,这可真是太方便啦!”近日,正在小吃店忙活装修事宜的孟女士开心地说,“我以前一直在这十里八村的集会上摆摊卖小吃,今年年初想自己开个小吃店,但是老公在外地打工回不来,正发愁怎么办贷款手续呢,淇县农信联社的客户经理就给我推荐了这个扫码贷款,几分钟就解决了我的难题。”
淇县农信联社有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精准把握乡村金融需求,推出“农商e贷”纯线上信贷产品,24小时线上申贷模式有效解决了与客户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难题,扩宽了金融服务全覆盖渠道。“线上申贷、线上用贷”的方式简化了办贷流程,实现了无纸化审批,办贷效率显著提高,客户的等“贷”时间进一步缩短。此外,客户利用手机银行App进行线上用信,贷款资金随用随点、即时到账,还款不设金额、次数限制,授信期限内可多次循环使用,降低了农户的融资成本和时间成本。自产品上线以来,该联社已累计授信8325户、金额6.06亿元,累计用信1327户、金额7833万元,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金融“活水”。
在北阳镇高先生的牛棚里,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的牛被铁栏分隔在不同的区域,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智能化饲喂系统对每头牛的饲料需求进行实时监测,根据每头牛的生长状态和体重变化,精准调控饲喂量和饲料成分,大大提高了饲料利用效率,降低了养殖成本。“这还得多谢咱淇县农信联社的帮助,当初对牛棚进行升级时我还差十几万元的资金,银行工作人员了解到我的需求和想法后非常支持,两天内就办好了贷款手续,把钱发放到了我的卡上。”高先生说。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种植养殖已经成为现代种植养殖业的趋势,淇县农信联社针对数字化种植养殖设备购置、智能化系统升级等资金需求,制定了灵活的贷款政策,降低贷款门槛,简化审批流程,确保资金能够及时、有效地投入到农户的生产经营项目中,为数字乡村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金融力量。
此外,淇县农信联社还积极推进乡村信用体系建设,通过持续开展“整村授信”,收集、整理和分析农户的信用信息,扩大农户建档、授信覆盖面,为乡村居民提供更加公平、透明的金融服务,进一步增强广大农户的信用意识,促进乡村诚信环境形成,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同时,该联社持续优化支付结算环境,通过搭建线上服务平台,实现金融服务便捷化,广大农户利用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渠道,可以随时随地办理、查询余额明细、转账汇款、缴纳水电费等基础金融业务,不仅节省了农户的时间和精力,也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
该联社还积极与地方政府、其他金融机构等部门合作,共同推动乡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通过政策扶持、信息共享、产品创新等方式,推动金融“供给+服务”双提升,满足了不同客户多元化金融需求。
“今后,我们将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进一步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推动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持续参与乡村信用体系建设,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持,推动数字乡村经济持续发展。”淇县农信联社相关负责人表示。